每年6-8月是美國櫻桃盛產的季節,這個時候,總是會有一些熟識的朋友推薦團購之類的群,不然就是去好X多買或是網購,買到什麼就吃什麼,其實沒有真正去比較到底是好吃、甜的或酸的之類的,今年剛好有斜摃的旅行社業者進口櫻桃銷售,因為是好朋友,本來只想捧場而已,但看業者這麼努力尋出路,於是就把它分享給眾親朋好友的群組。
大部分的人看到這個價格(請看以下的海報)都覺得很貴,其實我也一樣。於是就上網去比較一下,包括產地、等級,先簡單整理一下,櫻桃大小分級依生產國標準而定,目前世界訂定標準,歐美用「ROW」、紐西蘭、智利和澳洲則以「MM」來分類, ROW前面的數字愈大代表果粒愈小, MM」前面的數字越大,代表果粒也越大顆。(簡單比喻,9.5R跟50元硬幣差不多大小)
這次因為姐姐覺得我買貴了,於是請熟識的果菜行送了一箱來,箱子上也是寫9R,滿滿的1.8公斤才賣姐姐1800元,我買的這一盒2.5公斤要2300元(含運費),平均單價差了一倍,但是二箱打開來一比較就知道差在那裡了。
左邊是我買的,右邊是姐姐買的,光是目視的大小和新鮮度就差很多喔。
再放大來看看,並且用手感摸摸質感,左邊的硬度紮實且光滑,右邊的摸起來有些軟軟的,裡面也混雜一些破損或放太久的傷痕及表皮皺痕。
再吃吃看口感,先吃左邊的,軟軟的帶點酸,改吃右邊的,果實的脆度、彈性和甜度立即就比較出來了,真的差太多了。我告訴女兒這二邊的價格差了一倍,你會買那一邊的?她很務實的回我,右邊的,但如果有錢的話會買左邊的@@。
櫻桃的養份價值是無庸置疑的,不管好吃或不好吃都不會變,但幾年來多次的購買經驗告訴我,跟朋友買的還是比較可靠,其次是在通路店看到東西才買(這個是最貴的,因為它分小包裝,算單價自然貴),如果是在網路買要挑口碑,千萬不要看到便宜就買,因為拿到東西時失望的成份很高,也不要以為反正不好就退貨,因為這種水果類的東西都會載明,水果本來就會有損傷率,只是它不會說明新鮮度。
我問了朋友,他的櫻桃怎能這麼新鮮到我手裡,他說,每天早上他都去機場拉貨,回到公司理貨,確認品質沒問題就趕緊發宅配,務求一周內到達消費者手中,還有就是一再提醒消費者,收到東西要立即打開來看,沒問題的話就要冷藏確保每天拿出來吃的都很新鮮可口。
也許口碑就是這麼來的,自己用心加上對消費者的責任心,讓請我幫忙訂購的朋友都稱讚,我自己也覺得好開心,這就是好東西跟好朋友分享的快樂吧!
話話收到櫻桃的時候,抱在手裡感覺它筆我經常在拿的筆電重,我的筆電是2.1公斤,於是拿去秤一下,竟然有2.5公近吔!因為DM上寫的是2公近,感覺像賺到了一樣!不知道是DM寫錯,還是廠商包裝錯,總之,我默默就承受它了(嘴角揚起)。